(相關資料圖)
湖北日報訊(記者海冰、通訊員李棲梧)9月22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長江中游文明進程研究課題組編的《考古中國:長江中游文明進程研究課題成果》在武漢發布。
長江中游地跨鄂、湘、皖、贛、豫五省,這片區域所孕育的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具有自身獨特的文化演進模式,同時又與中原有著廣泛的互動和交流,并最終融入中華文明的大家庭之中。為進一步探索長江中游文明演進的過程,解讀中華文明的構成密碼,2020年國家文物局批準實施“考古中國——長江中游文明進程研究”項目,聚焦公元前3700~前221年的長江中游地區,從新石器時代的文明曙光開始,探討了中原夏商文化對本地文明的催生、周王朝對南方的經營、楚對南方的開發直至秦統一這一重要歷史時段的過程。
《考古中國:長江中游文明進程研究課題成果》為國家文物局重大項目“考古中國”之“長江中游文明進程研究”(新石器、夏商周)階段性研究成果。長江中游文明進程研究課題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牽頭,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河南五省文物考古部門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科研院校聯合實施。
當日,來自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漢大學、文物出版社等科研單位、高校、出版單位的多位同行專家齊聚一堂,圍繞新書發布展開座談。與會專家表示,本書形式新穎、內容創新,將傳統考古與多學科相結合。書籍印刷精美,圖文并茂,是公眾傳播的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