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第一屆創智未來大會(SII TechFest 2025)暨上海創智學院一周年慶典在滬圓滿落幕。會上,學院正式發布標桿成果——模速空間AI工作站,該設備搭載上?!皢摗nnoSpark”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以“端側算力+教育大模型+場景化應用”三位一體架構,為教育領域注入智能新動能。
聯合實驗室奠基終端智能生態
作為院慶核心成果,上海創智學院與無問芯穹人工智能有限公司當日簽署協議,共建“創智無穹·智能終端聯合實驗室”。實驗室聚焦人工智能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而模速空間AI工作站正是實驗室成立后的首個標桿應用,標志著學院在“產學研用”協同創新上邁出關鍵一步。大會同期,上海創智學院集結上海首個人工智能終端軟硬適配優化中試平臺聯盟企業,舉辦“人工智能終端的產業發展與技術趨勢”WorkShop,為工作站的技術迭代與場景落地提供生態支撐。
軟硬協同打造教育大模型“端側標桿”
模速空間AI工作站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深度整合“端引擎+教育大模型+專用硬件”。該工作站由英和智臨提供硬件支撐,打造高性能端側算力盒子,搭載上海創智學院與華東師范大學聯合研發的“啟創·InnoSpark”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該模型聚焦素養導向的教學設計,可精準匹配K12至高等教育全學段需求。
為實現大模型在終端的高效運行,工作站采用無問芯穹自研推理引擎Infini-Mizar 2.0,突破性實現端側推理速度達45 token/s,即使在低功耗模式下仍保持流暢交互。這一性能使其能實時響應教師個性化教學指令:現場演示中,戴國浩通過語音指令“整理今日會議記錄”,工作站在離線環境下3分鐘內完成日程安排、跨文檔信息整合與實時決策的成果,展現出“端本征智能體”的自主規劃能力。
桌面AI個人工作站形態釋放終端算力潛能
工作站同步推出一款桌面AI個人工作站形態產品,搭載自研第二代大模型推理處理器(LPU)IP Merak v2.0。該硬件對Transformer架構進行深度優化,基于RISC-V架構實現大模型專用指令集的動態擴展,支持BF16、W4A8等混合精度,在保證推理速度不損失的前提下,可穩定運行DeepSeek等強推理模型。值得關注的是,其早期版本已實現單塊FPGA上同時運行大語言模型與視頻生成模型,相關技術成果更以“全華班”陣容斬獲FPGA最佳論文獎,為桌面AI個人工作站的算力穩定性奠定技術根基。
構建教育數字化轉型新范式
目前,該工作站已納入上海市經信委“智能教育應用示范”項目,未來將在上海多所中小學開展試點,推動個性化互動教學、教研教案設計等關鍵場景落地。
此次發布不僅是上海創智學院一周年的里程碑成果,更標志著我國教育人工智能終端化應用進入新階段。通過模速空間AI工作站,上海教育大模型將深度融入教學全流程,為“因材施教”提供硬核技術支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