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0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簡稱SEC)將5家中國公司列入《外國公司問責法》的暫定清單,5家公司是百濟神州、百勝中國、再鼎醫藥、盛美半導體、和黃醫藥。《外國公司問責法》的主要內容是對在美國上市的外國公司提出額外的信息披露要求。如果長期無法滿足檢查要求,上市企業可能被要求退市,所以消息一出,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集體暴跌。
中美在金融領域競爭加劇的現象會貫穿2022年全年。在九方金融研究所于2021年12月推出的《2022年宏觀經濟形勢展望與資產配置》一文中提示了中美金融領域競爭加劇的情況,并且強調中概股會是沖突最激烈的地帶。
2021年12月初,美國證監會公布《外國公司問責法》實施細則,我所在當時便對此加以關注,我們當前認為中美在金融領域關系惡化的趨勢會在之后進一步加劇,投資者要放棄對于美國監管政策放松的幻想。
考慮到2022年是美國中期選舉的時間,不排除美方再次在金融領域與中方再次產生新的沖突。中國監管層可能的對應方法是扶持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對于企業而言,要意識到在港二次上市的重要性,盡早采取行動,應對融資端風險。
中概股走勢的波動會影響港股走勢,間接影響內地投資者情緒。中概股的成分與A股大不同相同,典型的中概股有阿里巴巴、拼多多、京東、貝殼、愛奇藝、蔚來、理想汽車等企業,可以發現電商、新能源汽車、互聯網等板塊是中概股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之相比,國內的科技股主要是硬科技,生產實體產物,中概股一般是提供互聯網虛擬服務為主,即便是新能源車板塊,也是曾經長期未能提供足夠產量、沒有足夠營收、在A股無法上市的造車新勢力。
所以,歷史上,中概股走勢與A股并不密切。但是,中概股的下跌會影響內地投資者情緒,路徑有以下兩條:首先,中概股與恒生指數關系密切,投資二者的主要是海外資金,中概股暴跌誘發了恒生指數的下跌,因為部分企業同時在AH兩地上市,A股情緒面也會受到影響。
其次,中概股背后的企業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等企業與中國居民的生活或者企業的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這些公司股價下跌會影響投資者情緒。
綜上,九方金融研究所認為中概股受到美國監管層不公正對待不會是短期現象,希望企業自身意識到要盡早回港上市,應對融資端風險,監管層能夠為此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
針對投資者,我們建議合理規避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把主要資產投向沒有地緣政治風險的A股企業,近期市場下跌使得部分優質企業的估值大幅下降,是好的投資A股中價值成長股的機會。
本文觀點由九方金融研究所宏觀研究員尤眾元(登記編號:A0740121050030)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