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初步完成產業電動化的中國車聯網,正在加快步入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階段,迎來形成產業新格局的重要窗口期,未來發展充滿無窮“聯想”。
近日,IDC聚焦產業趨勢,正式發布《中國車聯網市場洞察,2023》(以下簡稱“《洞察》”),梳理出當前中國車聯網市場發展的重要趨勢,稱“重構、量產、出海、安全”成為了市場變革與企業發展的四大趨勢關鍵詞。尤其是,智能化與網聯化擁有巨大的增長空間,正在成為企業差異化競爭的重要方向。而隨著“融合創新的車聯網產業生態”的基本形成,各大企業持續加碼車聯網布局的同時,核心業務模式也逐步明晰。
作為中國數字經濟領導企業,聯想集團長期致力于賦能百業千行實現智能化轉型提升。就汽車產業而言,推動汽車的“新四化”——即智能化、電氣化、網聯化、共享化,是聯想集團的明確目標,車聯網恰是其深耕的重點。從智能工廠到解決方案,聯想集團充分釋放基于“端-邊-云-網-智”技術架構的新IT價值,以5G等新技術加持汽車廠商以及產業鏈上下游,產業生態優勢日益顯著,從而聯合上下游企業共贏更大市場蛋糕,合力催化汽車產業的智能化、網聯化變革。
【資料圖】
市場規模:5年或增長近3倍
車聯網是從物聯網引申出來的概念,主要指借助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術,實現車內、車與車、車與路、車與人、車與服務平臺的全方位網絡連接,提升汽車智能化水平和自動駕駛能力,構建汽車和交通服務新業態,從而提高交通效率,改善汽車駕乘感受,為用戶提供智能、舒適、安全、節能、高效的綜合服務。網絡連接、汽車智能化、服務新業態是車聯網的三個核心。
由于車聯網是5G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主要應用場景,受5G產業發展迅猛等影響,車聯網行業發展勢如破竹。IDC預測,2025年全球網聯汽車規模為7,830萬輛,5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1.5%。2026年全球自動駕駛車輛規模為8,930萬輛,5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4.8%。
起步于2009年的中國車聯網,經歷了起步階段、手機互聯階段和車載娛樂階段,目前正處于與5G技術的融合時期。數據顯示,中國車聯網市場規模長期保持高速增長,預計將從2021年的2126億元增長到2026年的8000億元,5年增長近3倍。
隨著L2 級別自動駕駛技術成熟應用并進入市場普及期,我國的網聯汽車滲透率節節攀升。截至2022年12月,中國市場(不含進出口)乘用車前裝標配車聯網功能交付上險量突破了1164萬輛,具備L2級智能駕駛輔助功能的乘用車銷量超800萬輛,滲透率升至 33.6%。與此同時,L4 級別自動駕駛技術不斷突破并加速推進示范落地,全國已開放各級測試公路超過7000公里。據預測,我國網聯汽車滲透率將在2030年達到56%。
可以說,中國車聯網產業在經歷了以信息通信行業依托5G、C-V2X直連通信、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創新來推動車聯網測試驗證與應用示范的發展階段,“融合創新的車聯網產業生態”基本形成。目前,已經進入以汽車、交通運輸行業實際應用需求和市場發展趨勢為牽引的車聯網小規模部署與先導性應用實踐的新階段。
拐點將至:軟件驅動重構產業鏈
車聯網的發展,對于經濟發展、產業升級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多年來,我國堅持以智能化與網聯化協同發展為主線,推動跨行業深度融合創新,推進跨區域基礎設施協同建設,以多維度、高價值應用的規模化部署為牽引,搶筑車聯網產業高質量發展下半程新優勢。
“當前,中國車聯網產業電動化已經初步完成,而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階段將是產業形成新格局的重要窗口期。對于供應商、新勢力車企而言,更是難得的挑戰傳統產業格局的機遇。”IDC 中國高級分析師洪婉婷表示,以數據驅動形成新型業務形態,以軟件創新獲取產業利潤,以生態發展作為戰略目標,將是各企業把握機遇的著力點。
《洞察》認為,智能化與網聯化擁有巨大增長空間,汽車在軟件領域的突破創新將成為OEM、供應商產品的重點差異化方向,創新性功能將有效刺激用戶需求并推動軟件成為產業鏈利潤最豐厚的環節。軟件定義汽車驅動產業鏈重構,無論是OEM、Tier1、還是新晉軟件廠商的產品都開始向軟件環節滲透,市場呈現出產業鏈各環節廠商競合共存的狀態。隨著第一批差異化軟件正式規模化落地,中國車聯網市場將迎來格局初步定型的拐點。
在此趨勢下,應用軟件成為必爭之地,而一套包含穩定可信的操作系統、中間件的基礎軟件將發揮基石作用,成為軟件復用于各類硬件產品的橋梁,也將是應用軟件能夠迅速開發、繁榮發展的必要基礎。而構建具有壁壘的運營服務生態,是企業能夠維持話語權的必要護城河,擁有相應生態的廠商也將在未來行業洗牌中更加具有韌性與競爭力。
《洞察》稱,量產變現已成為產業重要話題,行泊一體是主要的實現路徑并有望迎來爆發。一方面,以漸進式路線發展的自動駕駛領域廠商需要在原有L2功能上持續釋放諸如高速領航駕駛、城市領航駕駛、自主泊車、記憶泊車等高級功能,以此完成輔助駕駛功能的擴充;另一方面L4領域玩家持續面臨高昂成本、數據缺失、算法安全性仍需迭代等挑戰,亟需“降維”獲取可商業化和量產化的產品形成持續的現金流。
與此同時,車企及車聯網出海成為重要趨勢,選擇具有全球基礎設施及運營經驗的合作伙伴將是關鍵要素。向歐洲、東南亞市場滲透提高銷量與品牌效應,開始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選擇。而隨著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配備智能網聯功能,車聯網產品成為車企海外業務生態重要組成部分。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在IDC與汽車和交通運輸終端用戶和供應商的討論中,安全被認為是一個最基礎、最重要的優先事項。安全開始得到應有的足夠重視,數據安全將成為車聯網領域下一個投資建設重點。
聯想布棋:產業生態漸增勝勢
隨著汽車加速智能化,車聯網市場的發展前景日益被看好。蘊含巨大空間的車聯網產業,自然不斷吸引著科技企業和車企入局其中,布局這一領域的選手不在少數。在中國車聯網進入下半程并迎來建立新格局重要窗口期的關鍵階段,早在2014年即展開車聯網前瞻布局的聯想集團,面對新一輪的激烈市場競爭,優勢何在?
以車聯網為代表的先進信息技術,基于“端-邊-云-網-智”技術架構,其賦能場景日益多元。而聯想集團作為中國數字經濟領導企業,是行業內少有的“端-邊-云-網-智”全要素覆蓋的科技旗艦,以新IT“網羅”了蔚來、小鵬、愛馳等國內絕大多數新勢力汽車廠商,智慧賦能汽車制造業,激活產業躍遷的新動力,作為“基建車聯網的神經線”發揮“中樞”作用,攜手全產業構筑“車輪上的中國智慧”。
作為聯想集團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15年的聯想懂的通信可謂是聯想集團布局車聯網的重要推手。聯想懂的通信是業內針對車聯網擁有完全自主的物聯網能力和成熟解決方案的核心通信運營商,可為汽車廠商提供連接、跨地域、跨平臺、跨運營商、靈活定制和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全球一站式服務。目前,中國85%的新勢力汽車廠商已選擇聯想懂的通信作為合作伙伴。聯想懂的通信推出的“懂車聯”5G云原生解決方案,正在為40多家車企提供相關服務。比如,在與蔚來的合作中,聯想懂的通信為其提供定制的車聯網連接管理服務,幫助其打通后臺系統、汽車APP和車輛之間的數據聯通。
借助自身業務優勢,聯想集團充分釋放新IT價值,在車聯網領域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聯想集團攜手中國聯通聯合推出的“5G+MEC車聯網解決方案”,可謂是雙方在5G新基建領域的一次重要探索。5G +MEC+V2X車聯網解決方案采用MEC作為核心算力,V2X和5G作為網絡傳輸方案,相比4G方案在時延、安全性、擴展性、可靠性、經濟性等各個方面均占據優勢,為車聯網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示范模板,也為當前各地先導區、示范區、示范路的建設提供了參考。目前,該解決方案已在重慶保稅港等項目中實現規模化落地,有力賦能重慶兩江新區高標準建設車聯網先導區。
眾所周知,支撐無處不在虛實交融的未來世界的,是從計算設備到計算能力的持續演進。基于此,車計算之于車聯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把計算應用到汽車產業,是聯想自身計算基因的自然延伸。目前,聯想集團已經形成了車計算中長期戰略規劃與發展愿景,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為客戶提供不同算力的計算平臺,在這些計算平臺上,提供操作系統軟件、中間件和豐富的應用開發環境,持續夯實自身在汽車產業鏈的相關布局。
可以說,在發展車計算方面,聯想集團擁有很多優勢。首先,在多種類、大規模、標準化計算設備和技術方面,聯想一直擁有深刻的理解和業界領先的技術積累。這些先進計算技術皆可轉化為聯想車計算產品的優勢。其次,聯想集團擁有全球領先的供應鏈和制造能力。在2022年的Gartner全球供應鏈25強中,聯想集團是中國、亞太地區唯一上榜的高科技制造企業,聯想消費電子的供應鏈優勢有很多可以平移到車計算領域,因此具有卓越的車計算產品交付能力。此外,在汽車行業生態方面,從芯片到操作系統、整車廠,聯想集團進行了持續投資和布局。
推動汽車的“新四化”——即智能化、電氣化、網聯化、共享化,是聯想集團明確的目標。在著力布棋的車聯網領域,聯想集團持續強化其從智能工廠到解決方案的產業生態優勢,勝勢可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