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汽藍谷3年巨虧172億仍堅持"上量"存隱憂 負債率高達82.8%靠控股股東輸血度日
"2023年的首要任務就是上量。"近日,北汽藍谷(600733.SH)總經理代康偉公開明確了企業的目標。
(資料圖)
據記者發現,2022年北汽藍谷汽車銷量5.02萬輛,同比增92.06%,但僅完成10萬輛銷售目標的50%。
不僅如此,2022年北汽藍谷凈利潤虧損54.65億元,近三年來凈利潤累計虧損約172億元。
北汽新能源CFO宋軍認為:"目前新能源行業車企虧損比較嚴重,并且還在持續放大,這是行業普遍面臨的真實狀況,也是北汽藍谷所處的競爭環境。"
在此情況下,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北汽藍谷資產負債率達82.83%,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為了獲得更多的現金,北汽藍谷拋出了一份80億元的定增計劃,目前已獲得證監會批復。據了解,此次定增由北汽藍谷控股股東北汽集團領投,繼續為上市公司補血。
據記者就如何扭虧等問題向北汽藍谷發去采訪函,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前4月銷量1.99萬輛增78.5%
北汽藍谷是一家以新能源汽車為商品的創新科技公司,子公司北汽新能源是我國首家獨立運營、首個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
2022年,北汽藍谷提出的銷量目標是10萬輛,其中極狐的年銷目標是4萬輛,BEIJING品牌的年銷目標為6萬輛。實際情況是,北汽藍谷2022年汽車銷量達5.02萬輛,同比增長92.06%,僅完成了整體目標約50%。
數據顯示,2022年,極狐汽車全年批發1.26萬輛,同比增長110%;零售1.19萬輛,同比增長146%。與年銷目標4萬輛相差甚遠。
5月6日,北汽藍谷發布2023年4月份產銷快報顯示,公司前4月累計銷量達1.99萬輛,同比增長78.52%。
2022年年報顯示,北汽藍谷擁有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北汽新能源汽車常州有限公司和北汽藍谷麥格納汽車有限公司三大工廠,設計產能分別為32萬輛、5萬輛和15萬輛,合計52萬輛;報告期內設計產能分別為16萬輛、2.5萬輛和7.5萬輛,合計26萬輛;產能利用率分別為5.25%、0%和24.02%。
需要關注的是,為進一步優化公司資產結構,盤活資產,提升產能利用率,2023年3月14日,北汽新能源汽車常州有限公司簽署了資產轉讓協議,以5.67億元(含稅)的價格對外轉讓了其所持有的固定資產等相關資產。
目前相關資產已交割完畢,北汽新能源汽車常州有限公司的產能已于4月17日注銷。
一季度再虧8.92億
客觀來看,北汽藍谷雖未完成銷量目標,但整體增速保持強勁,不過公司收入增長卻不快,且持續巨額虧損。
2020年和2021年,北汽藍谷營業收入分別為52.72億元和86.9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7.65%和64.95%;凈利潤分別為-64.82億元和-52.44億元,同比增長-7145.36%和19.11%。
2022年,北汽藍谷營業收入達95.14億元,同比增長9.40%;凈利潤虧損54.65億元,同比下滑4.22%。
綜合來看,北汽藍谷近三年來凈利潤累計虧損約172億元。
盡管虧損嚴重,但北汽藍谷似乎對盈利并不著急。面對經營壓力,北汽藍谷總經理代康偉近日表示:"2023年的首要任務就是上量。具體而言,一是拓市場,就是要利用極狐阿爾法S、T森林版和極狐汽車考拉的產品矩陣,全面突破15萬到30萬元的純電市場;二是打品牌,樹立清晰的品牌形象,建立品牌認知;三是提效率,通過組織、流程、業務的變革調整,提升運營能力。"
北汽新能源CFO宋軍認為:"目前新能源行業車企虧損比較嚴重,并且還在持續放大,這是行業普遍面臨的真實狀況,也是北汽藍谷所處的競爭環境。"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樊京濤也坦言:"汽車行業是競爭市場,不斷有新的品牌和新的產品涌入。北汽新能源的營銷市場節奏不能因為別人插了一下子就被打破。我們的營銷行為要有效果,核心是保證今年整體經營指標。在愈加內卷的市場淘汰賽中,我們作為跟隨者,更多的是要保證自己能跟上市場整體的增長速度。"
果不其然,進入2023年,北汽藍谷虧損勢頭延續,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4.97億元,同比增長44.31%;凈利潤虧損8.92億元,同比增長6.81%。
近三年研發費占14.6%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北汽藍谷資產負債率達82.83%,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同期,北汽藍谷貨幣資金為53.92億元,同比下滑43.59%;短期借款為65.75億元,同比下滑5.59%,賬面現金十分緊張。
2022年12月,北汽藍谷和極狐汽車還按照持股比例分別向北汽新能源增資,增資總額為55.0055億元,其中北汽藍谷以2021年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和自有資金出資55億元;極狐汽車以自有資金出資55萬元。
2018年至2021年,北汽藍谷三次定增均成功,實際募資金額分別為286.62億元、10.34億元和54.5億元,合計達351.46億元。
2022年7月16日,北汽藍谷定增預案披露,該次募資目標為80億元,主要投向于"面向場景化產品的滑板平臺開發""整車產品升級開發""研發與核心能力建設",同時還有24億元補充流動資金。公告顯示,本次定增由控股股東北汽集團領投,關聯方北京汽車、渤海汽車將分別認購不低于發行數量的35.99%、3.01%。也就是說,如果頂額募資,北汽集團將再次補充31.2億元資金給北汽藍谷。
2023年4月22日,北汽藍谷公告稱,定增已獲得證監會批復。
北汽藍谷虧損的重要原因也包括公司在研發上的大額投入,2020年至2022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9.73億元、12.08億元和12.49億元,三年合計34.3億元,占三年總營收的14.6%。
今年一季度,北汽藍谷研發費用達2.29億元,同比增12.36%,保持升勢。
北汽藍谷表示,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穩固技術品牌優勢,深耕創新技術研發,保持同行業較高水平,加快推進公司向高端智能化轉型。(長江商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