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是第10個全國交通安全日。日前,中國人民大學公共傳播研究所舉辦了“‘椅’路有你安全‘童’行”12·2專題研討會,各方共同探討兒童道路交通安全的相關話題。記者了解到,兒童道路交通傷害可防可控,正確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等約束裝置是目前保護兒童乘車安全的最有效手段。不過,通過兒童安全座椅立法這一途徑保障兒童乘客安全,還需社會各方協(xié)同努力,制定細化措施,落地執(zhí)行。
兒童交通安全形勢嚴峻 安全座椅使用認知待加強
根據(jù)《道路安全全球現(xiàn)狀報告2018》,道路交通傷害是全球第八大致死原因,更是5~29歲人群的第一致死原因,并且在兒童道路交通致死事件中,1/3發(fā)生在乘車時。
數(shù)據(jù)顯示,2010~2019年,兒童因交通事故死傷人數(shù)逐年增多。僅2019年,就有2593名15歲以下兒童因交通事故死亡,19619名兒童受傷。這意味著,每天有7名兒童因交通事故離開了這個世界,有50多個孩子承受著交通事故帶來的生理和心理創(chuàng)傷,其中1~6歲兒童占比超過30%。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交通管理學院院長助理、副教授馬社強提到:“1~6歲交通事故受傷人員群體數(shù)量比較高。交通事故中,提高未成年人的被動安全性非常重要。兒童安全座椅、安全帶和頭盔的使用會對未成年人起到很好的保護。”根據(jù)馬社強分享的數(shù)據(jù),合理使用兒童裝置可以有效降低兒童的死亡率,可將嬰兒死亡率減少90%,幼兒死亡率減少54%~80%。
今年1~11月,兒童安全座椅成為天貓“雙11”公布的十大趨勢單品之一,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6.8%,銷售額增長27.2%。相關調研數(shù)據(jù)顯示,北、上、深三地已有近八成家庭給孩子配備了安全座椅。不過,其中只有半數(shù)能堅持每次出行都使用。全球兒童安全組織(中國)首席代表和執(zhí)行總監(jiān)崔民彥表示,家長對兒童安全座椅對兒童的保護效果已經(jīng)有了普遍認知,但有認知并不意味著會使用。家長在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的必要性和正確使用的認知上仍需要加強。
“水平位移超標是兒童安全座椅最容易出現(xiàn)的質量不合格問題。”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xié)會會長梁梅表示,消費者在選購產品時要注意產品安全、座椅與兒童的體重匹配,以及產品與車輛的匹配,認準國家標準,在使用過程中安裝位置及正反向使用等問題也需要格外注意。
推動安全座椅立法 敦促落地實施
可以看到,公眾對于兒童安全座椅以及兒童道路交通安全問題的認知已經(jīng)逐漸普及,但從認知到配備,再到使用仍然有巨大的鴻溝需要跨越。
世界衛(wèi)生組織駐華代表處道路安全、傷害預防項目官員方丹表示,通過文獻回顧以及相關實驗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當兒童安全座椅立法和執(zhí)法以及教育共同發(fā)生作用的時候,可以有效提高兒童安全座椅的使用,從而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對兒童的傷害。這樣就形成了“法律-使用-保護”的全面安全保障。此外,她還提到,立法雖然是最有效的辦法,但同時也要考慮家長“愿意用、買得到、買得起、選得對、能安裝、裝得好、用得對”等一系列問題,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多部門、全社會參與才能完成。
2021年是兒童道路交通安全問題立法、入法的關鍵年,在多部法律法規(guī)中看到了“兒童乘車安全”“兒童安全座椅”等關鍵詞。9月27日正式公布的《中國兒童發(fā)展綱要(2021-2030)》,新增了“兒童與安全”領域,并將“推廣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安全頭盔,兒童出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作為該領域的主要目標之一。新版《未成年人保護法》也對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等兒童乘車安全保護措施做出了規(guī)定。2021年3月,公安部公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訂建議稿)》也增加了相關規(guī)定。
記者了解到,不少地方也開始完善相關立法。近日,福建省立法明確兒童乘坐機動車須使用安全座椅,進行了細化規(guī)定并明確了罰則,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旭坤表示,在國家層面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已經(jīng)制定了相應規(guī)定,但很多地方仍然缺乏對兒童出行安全的關注,亟需制定更加細化的措施以推動其落地實施,從減少兒童交通事故傷害的角度實現(xiàn)“十四五”規(guī)劃中提出的“切實保障兒童生存權、發(fā)展權”和“減少兒童死亡”的目標。本報記者 趙瓊《中國汽車報》(2021-12-06 0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