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之“家長學校”系列直播登場
資深校長開講 上好“開學第一課”
開學日近,孩子能否適應新的學習生活?幼升小銜接,我該做什么準備?家長思慮很多,廣州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之“家長學校”系列直播來答疑解惑,邀請資深校長支招上好“開學第一課”。
關注成長
理性規劃教育路線
暑假尾聲之際,由廣州市文明辦、廣州市教育局、廣州市婦聯主辦,廣州市兒童活動中心、廣州新東方家庭教育中心、廣州日報新花城APP、廣州市廣播電視臺花城+、信息時報微社區e家通、大洋網承辦的以“開學家教第一課”為主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之家長學校”系列直播日前登場,特邀嘉賓天河區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天河區教育系統黨校常務副校長陳偉紅向家長們支招。
如今的家庭教育之難,難在家長有了太多問題需要面對。“現在的孩子大多居住在公寓內,活動空間縮窄,容易變得孤獨。”陳偉紅說,人一旦孤獨,想象力是無窮的,會思考一些以孩子閱歷無法解答的問題。“若孩子愿意分享他在學校里面發生的事情,家長們千萬不要覺得麻煩。”
“教育和人生猶如一枚硬幣的兩面。”陳偉紅打比方:一面是你想給孩子什么樣的人生,就會給孩子什么樣的教育;另一面是你給了孩子什么樣的教育,就會讓孩子度過什么樣的人生。
那什么是更加適合每個孩子的教育?根據2019年蘇州市監測了27萬余人的數據報告,每天吃家長做的早餐的學生學業成績更好。“家庭教育就是一家人一起吃飯,而且還一起吃無數頓飯。”陳偉紅說,飯桌上家長分享見聞,孩子分享開心事,輕松溫馨的氛圍下父母的教育會潛移默化地傳遞滲透給孩子。其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孩子感到幸福時才會進行螺旋式的學習。
“孩子的成長,家長要進行選擇。”陳偉紅說,孩子的興趣、習慣、能力這些往往才是伴隨孩子終生的,不能用單一的考卷成績來衡量孩子學習能力的高低,這提醒家長要去關注孩子的成長,以及明確對孩子有怎么樣的預期,在預期中對孩子教育進行規劃。
家校合作
給孩子更好成長氛圍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基本要求,學校要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煉、增強美育熏陶、加強勞動教育。再根據《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文件提及的關鍵點一是完善家校社協同機制,努力形成減負共識;關鍵點二是要求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明確了學生的作業數量和質量,以及科學利用課余時間。
“學生回家除了要進行必要的課業學習外,也要進行些家務勞動、體育鍛煉、閱讀和文藝活動。”陳偉紅認為,若孩子經努力仍完不成書面作業,也應按時就寢,家長要積極與孩子溝通,關注孩子心理情緒,幫助其養成良好學習生活習慣。
“讓專業指導專業,您的信任和理解是老師們前進的動力。”陳偉紅表示,學校和家長協同共進,給孩子更好的成長氛圍。(記者 何道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