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中國兒童中心兒童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公布2021年度課題立項評審結果,學而思出品的小猴啟蒙等17項兒童AI教育課題入選。
人工智能在培養兒童創新能力、促進學習方式變革等方面日益受到關注。在此背景下,研究院開展2021年度課題申報工作,旨在匯聚專家資源和社會資源,多學科、跨領域開展兒童人工智能教育應用和實踐研究,推動兒童人工智能教育課程、產品標準化建設。
由北京世紀好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申報的《人工智能支撐下兒童在線教育項目的學習成效研究:以小猴AI為例》課題,以學而思出品的小猴啟蒙(原小猴AI課)為案例開展研究。作為專為2-8歲學前兒童打造的啟蒙課程,小猴啟蒙通過游戲化互動練習、課后輔導老師答疑解惑以及符合孩子自然習得規律的內容體系,吸引了許多家長孩子使用,可以為研究兒童在線學習成效提供大量數據。這項研究將為在線教育的科學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學界、業界在研究兒童學習效果、分析影響效果的相關因素時,主要以線下課堂教學為基礎,較少關注線上教學。并且,即便評估在線教學效果,也缺少來自實際數據的支撐。由此,這項小猴啟蒙的研究課題,意在幫助業內及學術界開展對兒童在線學習的深入研究,支持AI技術在兒童教育應用領域的落地。
除了小猴啟蒙外,好未來旗下兒童教育娛樂品牌熊貓博士申報的《動畫課針對不同程度學生的智適應匹配——以動畫呈現速度為例》也獲得了此次研究院的年度課題立項。課題負責人介紹,該項目聚焦研究動畫呈現速度對孩子學習效果的影響,希望借此研究出一套“智能算法”,能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認知水平自動調節動畫播放速度等,從而優化兒童在動畫課程中的學習體驗和效果。
學而思一直積極推動科技與教育相結合,并在實踐探索中獲得豐碩成果。今年4月26日,由好未來AI研究院、學而思培優、學而思網校和學而思1對1,以及多個高校科研院所的技術專家研發設計的多模態機器學習技術的應用案例,入選中央網信辦“人工智能企業典型應用案例”,成為打開教育過程“黑盒”、推動教育評測標準化與規范化的一個優秀實踐。
同月,學而思網校自主研發的 “AI老師普通話教學系統” 以及好未來to B項目組自主研發的“未來魔法校AI英語項目” (原“樂外教AI外教課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AI+教育”的優秀案例納入了《AI與教育:給政策制定者的建議》報告,向全世界教育相關政策制定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