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報道 隨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發展轉變,人們對生態環境、農產品質量安全日益重視和關注,4月8日,咸安區2021年耕地障礙修復利用項目在大幕鄉常收村正式開工。項目投資45萬元,利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對1138畝受污染耕地進行治理修復,實現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
本項目實施期限為1年,項目施工單位湖北省地質局第四地質大隊在前期對項目區內的土壤及農產品進行了采樣、檢測和綜合分析后,計劃采取低積累作物替代種植、水分調控、優化施肥等綜合農藝措施。
湖北省地質局第四地質大隊助理工程師姚坤表示:“我們針對大幕鄉常收村地塊不同的污染狀況,采取有機肥、調解劑、修復劑和噴灑葉片阻隔劑相混合的方式,使治理修復區內的主栽或常栽農作物的可食用部分污染物的含量降低到目標限值以下。”
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將逐步形成符合咸安區域特點,可推廣、可復制的耕地治理與修復技術集成模式、管控措施及監管機制,保障“米袋子”“菜籃子”質量安全。
(咸寧臺記者:衛東 實習生:陳天然 編輯:董盈 責編:余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