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貿港交通工具及游艇“零關稅”政策效應正持續擴大。海口海關23日發布消息稱,4月以來共有1艘“零關稅”進口運輸船舶和3艘“零關稅”進口游艇、帆船通關放行。
據海關方面介紹,由海南洋浦宏鯤航運有限公司進口的甲板貨船船舶23日在海口海關所屬洋浦港海關通關放行,標志著海南自貿港“零關稅”營運用船舶進口實現零的突破。企業申報的船舶價值約5198萬元(人民幣,下同),免征1204萬元的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此外,繼今年1月底海南首票“零關稅”帆船在三亞進口后,4月2日至12日又有3艘“零關稅”進口游艇、帆船相繼在海口海關所屬三亞海關通關放行。截至目前,海口海關共監管“零關稅”進口游艇4艘,合計免征稅款約338.6萬元。
海南自貿港交通工具及游艇“零關稅”政策于去年12月落地。在海南自貿港注冊登記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從事交通運輸、旅游業的企業,進口符合交通工具及游艇“零關稅”正面清單規定的船舶、車輛、航空器及游艇,可享受“零關稅”政策。
“以往一艘租賃進口游艇需要繳納38.11%的租金稅款及稅款擔保,這次進口的‘零關稅’游艇,單艘就減免3811萬元的稅款擔保,以及一年200萬元的租金稅款,每年可節省直接運營成本近300萬元。”三亞市游艇服務有限公司運營服務部經理尹嬌喜說,“零關稅”政策實施大幅降低企業進口成本,有利于引進境外優質游艇,優化三亞游艇旅游產品結構,培育游艇旅游競爭新優勢。
海關介紹,海南自貿港交通工具及游艇“零關稅”政策落地以來,目前通過中國(海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資格審核的企業超過600家。(記者 王子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