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土生土長的南海企業,我們第一時間享受到了南海科技政策的紅利,這是對我們的認可和鼓勵,也為公司今年的科技創新和生產經營提供了很大支持!”廣東金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如此點贊南海的惠企政策。
如今,南海已培育了2954家像金賦科技這樣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連續7年保持全市第一。獲認定的企業不僅能享受稅收優惠、專項補助,還能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去年,南海兌現撥付高企專項獎勵資金1.6億元,預計今年扶持獎勵資金將超過1.8億元。目前,2022年高企認定申報工作正在火熱進行中。
政策、資金等是科創企業發展壯大過程中缺一不可的要素。今年以來,南海從政策、服務、培育等方面助企紓困,積極引導、支持企業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還推出“揭榜掛帥”等多個舉措,舉辦系列科技創新平臺成果精準對接沙龍,幫助更多科創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立足實際幫助企業解決發展困難,激發企業創新活力,促進企業邁入發展“快車道”,以科創賦能全區制造業轉型升級。
去年,南海修訂《佛山市南海區推進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扶持獎勵辦法》,自2021年5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南海對區內注冊的企業和輔導南海企業認定為高企的科技服務機構兩類對象進行扶持,持續強化高企培育、壯大高企群體,對通過認定的高企給予10萬元扶持獎勵;降低高企創新成本,每年給予2萬元研發扶持,對企業每認定1件廣東省名優高新技術產品給予1000元扶持獎勵。此外,對成功評定為佛山市標桿高企的,按照市里相關辦法進行獎補,即每家資助200萬元,市、區財政各承擔50%。
金賦科技是一家基于智能終端和數據應用的創新政務服務提供商,e稅通、自助辦稅終端、市民之窗、智能柜臺……近年來,這些政務服務改革相關的產品均出自這家南海企業。去年1月被評定為佛山市標桿高新技術企業,并獲得市、區兩級獎勵各100萬元。
“獎勵費用主要用于研發投入,包括設備購置等,大大提升了企業研發水平及創新能力。”金賦科技公司董事長任泳誼說,得益于政策的加持,公司在智能審批業務上的研發和創新更有信心,未來希望實現更多的秒批秒辦事項在人工智能柜臺上應用。
享受政策帶來的紅利,企業也在沖擊更高發展目標。廣東華特氣體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特種氣體國產化并可提供氣體一站式綜合應用解決方案的公司,也獲得了市標桿高企相應的獎勵。“獎補主要用于產品研發,購買研發設備和材料,對公司發展有實質性的幫助。”華特氣體董事會秘書萬靈芝表示,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不可劃缺的“硬招牌”,未來公司以大體量、高精尖材料為主要發展方向,擬向市場空間更大的電子特氣產品進發,并從純化延伸到合成環節。
企業創新發展熱潮不斷涌動,離不開政策配套服務的推動。為進一步簡化企業申領高企扶持獎勵的流程,南海今年擬通過佛山扶持通將扶持資金“秒付”至企業,目前正在開展秒付準備工作,預計今年扶持獎勵資金將超過1.8億元。
制造業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南海如何打通產業鏈與創新鏈之間的鴻溝,用好科技杠桿撬動傳統制造業高質量轉型升級?
今年5月至12月,南海區科學技術局、南海區工商業聯合會(總商會)聯合舉辦“科創賦能”南海科技創新平臺成果精準對接系列沙龍,促進優秀科技成果關鍵技術與本土產業龍頭精準對接,進一步加快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引領企業高水平高質量創新。
這系列“家門口”的對接會,廣受企業和科技平臺的好評。“公司對吸波材料產品比較感興趣,在佛山(華南)新材料研究院也能找到種類這么齊全的材料產品,希望雙方能夠達成合作!”佛山市康泰威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平安表示,下一步將邀請研究院相關研發人員到公司一起商討合作事宜。“在南海就能對接到技術對口的科技平臺,不用跑到外地去了,大大減少了我們技術對接的成本。”參加對接會的華昌集團副總工程師郭加林點贊道。
目前,南海擁有科技平臺超30家,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創新平臺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是南海引進、建設創新平臺的初衷。為助力更多科創項目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走向市場,南海區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應運而生。目前,轉化平臺已有25家以上創新平臺入駐,有相應的技術團隊可以幫助對接、解決企業的技術難題。南海還成立了技術經理人聯盟,促進創新平臺和企業之間達成良好溝通。
此外,區科技局還推出“揭榜掛帥”政策、人才團隊等扶持舉措,促進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創新平臺與本地企業開展產學研對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揭榜掛帥的政策非常好,對企業的支持力度很大,讓企業抓住創新基金、抓住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契機,幫助企業站穩、站好,走出新的天地。”佛山市安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賢帥說。
佛山(華南)新材料研究院副院長劉耀春表示,去年,研究院積極參與佛山市“揭榜掛帥”項目,成為廣東萊爾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柔性扁平線纜用低煙無鹵阻燃熱熔膠膜”項目技術需求的揭榜方,今年南海也出臺了“揭榜掛帥”和重點領域科技攻關相關政策,希望可以再攜手企業共同助力行業開展產業關鍵技術攻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