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八方來客,聚四海賓朋。越辦越好的進博會憑借其神奇魅力吸引著全球企業共赴“東方之約”。其中不乏每年“不見不散”的“四朝元老”。現在,來聽聽這些“老朋友”為何會四“刷”進博會。
投下“信心票” 他們四“刷”進博會
盡管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多國多地肆虐,但第四屆進博會仍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如期開幕。這彰顯出中國的開放力度,也折射出各方的合作勢能。
實際上,四年來,進博會始終保持以面向全球、永不落幕的開放姿態擁抱五湖四海的朋友,為全球企業提供廣闊商機,讓眾多“回頭客”越來越堅定了擁抱中國機遇、加碼中國投資的信心。
這些“老朋友”為何四“刷”進博會?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劉云峰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進博會是我國深化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之一,體現了我國對外開放的信心與承諾,在推動跨國企業在華科技創新和商業發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同樣被進博會魅力所吸引的,還有全球生物制藥龍頭默沙東中國總裁田安娜,“疫情常態化下,進博會的如期舉辦體現了中國擴大對外開放、促進合作多贏、攜手世界共筑全人類健康防線與命運共同體的信心與決心。”
另一個醫療行業龍頭賽諾菲也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的背景下,進博會的如期如約舉辦為外資企業提供了更多中國機遇,連續四年參與進博會正體現了賽諾菲對于深耕中國市場的堅定承諾。
除了國際龍頭企業外,同樣四“刷”進博會的還有從中國走向世界的乳企澳優。該公司董事長顏衛彬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澳優每年“盛裝”參展進博會,與國際乳企巨頭“同臺競技”,不僅充分顯示了澳優全球化的深度布局,以及定位高端的品牌形象,同時也向來自全球的參展者展現了中國乳業在全球舞臺上的影響力。
確實,連續四年的“不見不散”體現了大量國內外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同時也折射出他們參加進博會后沉甸甸的獲得感。
展品變商品 進博會“越辦越好”
從“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到“堅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再到強調“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進博會正在實現其“越辦越好”的開放之諾。
實際上,對于全球企業而言,進博會更像“敲門磚”,以一個支點連接全球市場。隨著其溢出效應逐漸常態化,進博會也讓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讓全球企業收獲了眾多爆款產品。
賽諾菲方面表示,借助進博會的溢出帶動效應,賽諾菲達必妥以“中國速度”迅速在中國獲批、上市,并被納入醫保,惠及廣大中國患者。
國際乳業龍頭企業恒天然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周德漢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進博會為其提供了一個很好地向客戶和中國消費者展示新產品、新創意、新服務的機會,讓恒天然這個名字更好地被中國消費者所熟知,也讓恒天然更深入參與中國乳業的發展。
作為國內乳企中四“刷”進博會的代表之一,光明乳業表示,光明乳業與光明食品集團旗下子公司一同參展,將以“現代廚房與世界牧場”為主題,攜旗下多款明星產品亮相進博會,向世界表達光明乳業致力匯聚全球優質乳品,打造乳制品尖貨的決心。
全球化妝品巨頭歐萊雅方面也對記者表示,借助進博會平臺,歐萊雅每年都有全新品牌和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并有多個品牌成功實現了“展品變商品,商品變爆品”的轉化。多項美妝科技創新成果在此落地,加速了歐萊雅美妝科技創新和轉型的步伐。
全球食品巨頭達能全球執委會成員、中國及大洋洲總裁謝偉博也對中國商報記者透露,借助“進博效應”,達能已累計將30多款新品引進中國市場,歷屆進博會展品成為了消費者購物車里的“爆款”。
開放步伐加快 中國市場“全球磁力”彰顯
透過進博會之窗,人們可以看到不可逆轉的開放大潮。實際上,中國擴大開放的步伐一直在加快,中國市場的“全球磁力”得到彰顯。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機遇成為世界機遇,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機遇也加速了中國的發展。進博會的舉辦讓大家看到了中國制造業的前進方向,目前已有很多外資企業提前簽下了第五屆進博會的“未來之約”。
謝偉博表示,“從‘開放合作’‘創新分享’,到‘世界的市場’,再到今年的‘四個堅定不移’,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開放的步伐越來越大、越來越堅定。”
周德漢也談到,“我們已經簽約了明年的進博會。未來,我們將緊貼中國市場客戶及消費者需求,專注產品技術創新和產品應用創新,并計劃于2022年在武漢設立恒天然大中華區的第五個應用中心。”
賽諾菲方面則表示,未來賽諾菲會致力于在投資、創新和數字化方面加速為中國患者提供更多創新解決方案,滿足多元化健康需求。在投資方面,公司會通過在關鍵經濟領域研發和制造能力的持續投入,惠及最廣大的中國人民;在產品方面,公司會加速藥物創新,提升疾病診療質量和效率。
謝偉博表示,未來達能不僅要“扎根中國,服務中國”,還要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和創新力度,把在“中國創造”的科研成果輸出到海外市場,推動“始于中國,惠及全球”的創新步伐,助力內外雙循環。(記者 周子荑)